所在位置:首页 > 槟榔文化

张一刀

  • 发布时间:2018-03-30
  • 来源:湖南省槟榔行业协会
  • 编辑:admin
  • 浏览次数:

9月3日上午,参加抗战胜利日阅兵的第二炮兵6个导弹方阵威风凛凛通过天安门广场时,张新发的第三代传人张颖想起了她的哥哥张志高。
    9月3日上午,参加抗战胜利日阅兵的第二炮兵6个导弹方阵威风凛凛通过天安门广场时,张新发的第三代“传人”张颖想起了她的哥哥张志高。

    “要是哥哥还在,他说不定会在阅兵的现场看阅兵。”74岁的张颖想。

    年长张颖两岁的张志高是她家的老大,生前,他在航空航天工业部8357所工作,这是个各方面保密工作都做得很严实的单位,张颖对哥哥的具体工作不是很清楚,只知道他是“搞导弹”的。

    搞导弹的张志高1939年出生在湘潭的平政街,他的母亲是当年湘潭很有名的有槟榔界的西施美誉的”唐桂贞,他的父亲张荣生是17岁就接手张新发的张荣生。

    “有些人问我张新发是我爸爸的名字还是我爷爷的名字,我爸爸叫张荣生,爷爷叫张雪霖,爷爷最开始在九总开了间药铺,槟榔是其中的药材。1905年,药材生意不好做了,就改行做了槟榔,张新发是我爷爷给槟榔铺取的名字,意思是要‘张家开张新发’,张家新开的店子要发。”

    张颖曾多次向人这么解释,张新发是槟榔业少有的“活化石”一样存在的老字号。很多和它同时代的槟榔字号,要么在抗战期间消失了,要么在公私合营后再也没有恢复,要么恢复了但又被近20多年来的槟榔由作坊转向企业的浪潮给淹没了,只有极少数的几家还和张新发一样还存在。但,它们的历史,却不为更多人所知。
 
    张新发之所以在第三代传给了老二张颖,而非老大张志高,主要是因为张志高“会读书”,“他会读书家里就让他好好读书,我们这些弟弟妹妹就要吃苦做事。”

    张颖的父亲去世较早,张颖虽然排行老二,但实际上帮母亲承担养家重任最多的是她。10岁不到,她就帮母亲打下手,泡槟榔、切槟榔。

    “槟榔要泡好,不干不湿,干了或湿了都不好切。”这是张颖的经验。

    张颖切槟榔的刀子是她爷爷张雪霖就用过的。从小就帮着切槟榔的她20岁左右就被人称为“张一刀”。

    之所以有这个称号,是因为张颖的槟榔切得既匀称又“没有毛”,那是纯手工切槟榔的时代,除了极少数小的槟榔是一刀切成两边外,大多是一颗槟榔干果切三片槟榔。

    张颖也曾考上过湘潭县师范,但她很快就退学了,家里需要她帮着养家——她太会切槟榔了,又快又好,很多集体的槟榔企业都喜欢请她去切,最多的时候一天可以赚10块钱,而那个时候,很多人的工资一个月也就20余块。

“    不过不是每天都有槟榔切。”张颖说。

    每年年底是张颖最忙、赚钱最多的时候,计划经济时代,槟榔的消费相对能得到保障,是春节期间。但是1972年的春节前,张一刀张颖相对清闲——一架运载着槟榔的飞机在九华附近坠落了。这年春节,湘潭有不少人没吃到槟榔。